民族功臣杨宇霆
谁为杨常二人平反
翰林梅
(2009-11-0400:04:09)
滚滚辽河南流水,吞没多少屈鬼冤魂;烈烈关东北来风,尽吹无边黑云白雪。少帅主掌东北大政伊始,懵懂自负,枉杀功臣杨宇霆常荫槐。虽见侥幸立威之效,实际开启自戕祸端,莽撞间昭示奉军即将走向毁灭。张学良爱国耶?杨常卖国耶?这起二十世纪著名谋杀案纷纭至今,尚无可信的论断。本文试从民间角度及无政治功利出发,阐述下列话题:一、案发现场回放二、张学良杀人动机三、杨常到底啥样人四、谁为杨常平反昭雪。文中史实主要参考该事件亲历者口述和回忆资料,绝无戏说。
一、案发现场回放
公元一九二九年一月十日,沈阳城里上上下下都被白雪覆盖着,大南门帅府门前已由卫兵打扫干净,露出砖石铺就的道路。“易帜”庆典刚刚过去十来天,张学良历经父帅被炸的惊惧,现在已经名正言顺地做了东北王。俗话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要烧的第一把火竟然是杀人树威,真不愧是军阀的儿子。
应了那句不是冤家不碰头的话,张学良内定第一谋杀对象杨宇霆,这几天偏偏往帅府踮的欢。今天下午他又携交通总长常荫槐,向少帅请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事宜。他们认为俄国大鼻子经营的中东铁路(长春至哈尔滨、绥芬河至满洲里)自恃宗主势力强大,一向不接受东北当局管理。近闻苏联政府眼看中国南北统一,唯恐前景不利而准备将中东铁路出让日本,这等于变卖我国主权,许多有识之士焦急万分。杨常等人想出个万全之策,立即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趁易帜这股热乎劲收回路权。此事不可拖延,待大鼻子缓过神来就难对付了。此刻张学良新挂东北帅印,纵有黄袍加身的感觉,枪杆子印把子才第一重要,什么路权主权的。杨常二人一味纠缠,实在惹少帅不耐烦了。
自从郭松龄折腾那么一下子,使张学良威信扫地,一来父帅已经对他丧失信任,二来多数东北军将领把他看做少不更事的纨袴子弟。没成想张作霖死后他却迎来转机,不但苏联与日本前来示好,连民国政府及各地军阀也把他奉为嫡系正宗。不久前日本特使林权助亲来沈阳,向他讲述丰臣秀吉遗子被德川家康杀身篡权的故事,告诫年轻少帅多多留心以防万一。少帅为此疑神疑鬼坐卧难安。
张学良心不在焉虚与应付,杨宇霆却看不出火候,把热脸往冷屁股上贴,傻等着批复。张以新归民国政府,当请南京定夺为借口,相邀他二人晚饭后再来商议。少帅心想这次机会难的,先把两条大鱼干掉再说,遂传贴心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因前几天他曾向几名心腹透露杀杨意图,属高的态度最坚决,他说“杀人的事说办就办,说办不办必留后患”。原来高纪毅一直供职郭松龄手下,郭败后受挤压,他把怨恨都记在杨宇霆身上。张学良领高进密室后气急败坏地说:“杨常欺我太甚,太不象话了!现在他们回家吃饭,下晚还回来,我给你命令,立即将他二人处死。你准备一下,到时候领人去执行好了。”高问在哪里执行合适,张说就在老虎厅吧。稍后又找来城防旅长王以哲,卫队统带刘多荃,副官谭海诸人布置具体行动方案――高谭率卫队执行处决任务;刘多荃率卫队负责帅府内外警卫,防止走漏风声;王以哲坐镇司令部指挥部队处于戒备状态,以防它变。
晚七时左右杨常二人兴致冲冲地回到帅府,被高纪毅直接迎进老虎厅,勤务人员送上茶点供其慢啜。人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恰恰面对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六子”,杨宇霆却放松了警惕。自以长辈护佑少帅大业,不要官职不图红利,只期待落个诸葛亮姜太公的美名,他做梦都没想到学良这孩子竟起了杀心。这次进老虎厅如同误闯白虎堂,它们遇到一位比高衙内更荒唐无知的长官。一杯茶水喝完,还未见少帅下楼,正在狐疑当口,忽听有人开门。二人慌忙起身恭迎,可进来的却是几名不认识的武装人员。还未等缓过神来已经有人抢步上前,分别把杨宇霆常荫槐摁拄,将胳膊拧到背后。紧接着手持短枪的人窜至二人身旁,枪口对准头顶。叭叭几声响过,登时脑浆迸裂鲜血四溢,一代功勋扑倒在地,顷刻没了声息。这一切来的突然,使二人连恐惧与呼救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辨白喊
扫描二维码关注【杨宇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