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超纪念馆
陡超纪念馆
姓名:陡超
别名:陡超
生辰:1990.4.19
民族:汉
籍贯:礼泉
地区:陕西
国家:中国
职业:中专
  时至今日,当年人数不少的陡军还有人健在吗?他们的后人是否还坚守着那个千年的诺言,守望灵渠血脉?
  
  我们走遍灵渠,寻找问题的答案。
  
  灵渠弯弯36陡
  
  史料中最早有关陡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史籍提到是李渤主持重修陡门,这说明,灵渠陡门产生在此之前。
  
  关于陡门的功用,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描述得很生动:“渠绕兴安县,深不数尺,广丈余。六十里间置斗门三十六,土人但谓之斗。舟入一斗,则复闸斗,伺水积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翎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来。治水巧妙,无如灵渠者。”
  
  由此看,陡门作用相当于现代船闸。
  
  在水浅流急的渠段,通过人工筑坝堵水抬高水位,筑陡工具由上下2条大陡杠、2条小陡杠和多条起支撑作用的“马脚”(用绳子连在一起捆在陡边的固定物上)、一张较大的竹编组成。当船从高处下行时,打开小陡杠,水便冲开竹编等物靠在陡边,船则顺水往下;反之,当船从低处往高处行时,把陡门放下,堵住水流提升到可以行船水位,船便从低处行到高处了……
  
  史料记载,灵渠的陡门在唐代有18个,至北宋,李师中增修陡门至36个。
  
  从秦初修灵渠让船一泻而下,至唐代前后出现陡门,可见灵渠的水位在1000年左右时间里有所下降,甚至可能造成过航运的阻滞。36道陡门的出现让灵渠恢复畅通,造就了一条能爬山越岭的神奇陡河。
  
  历史上,灵渠北渠4个陡门,南渠32个陡门。时隔千年,今天我们沿南渠寻找,仍一路可见陡门的存在:两岸有条石浆砌的导墙,设高1.5至2米的墩台,有的呈半圆、半椭圆形,有的呈圆角方形、梯形、蚌壳形、月牙形、扇形等,正是有了这样的陡门,灵渠上才出现了浮舟过岭的奇观。
  
  三姓人世袭守陡
  
  相传,灵渠每个陡门由渠长和渠目2至3人负责,灵渠36陡,在其最兴盛的1000多年里,在舟楫往来的背后,始终没离开过陡军的身影。
  
  至1940年前后,随着湘桂铁路和桂黄公路的开通,灵渠水路交通的功能渐弱,来往船只渐少,陡军也在不知不觉间,从人们视线里淡出。他们去了哪里?他们的后代今天怎样了?
  
  我们的寻访,就从这些问题着手。
  
  我们听到的关于陡军最明晰的说法,是从明朝开始。
  
  据传,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明皇朝为征讨桂西南丹一带农民反抗,派兵部尚书唐铎负责军事,敕命监察御史严震直负责通修灵渠保证军运。
  
  严震直疏通灵渠后,其部下姓颜、宿、季的3位指挥使接到朝廷命令,留下护屯灵渠陡门。
  
  从此,季、宿、颜三将军和他们的后代定居在灵渠沿岸的季家屋场村、枞树山村、茄子塘村、溶江街附近一带村庄里,奉旨实行“军屯”,世袭守陡。
  
  据悉,季、宿、颜三家,世袭守陡相传十几代人,其族人多由历代官府委用为渠长、渠目。对于他们的工作和待遇等情形,一些文献有过记载。
  
  明代黄福《奉使安南水程日记》载云:“南渠、北渠共设三十六陡,每处设军二人守之,船过则放闸。”这里所说的“军”,当是留守灵渠陡门的“陡军”。
  
  清道光年间也有文献记载:“兴安县各役八十九名,岁支工食五百三十四两。陡军三十名,支米一百四十一石六斗。”
  
  子孙相传的职业
  
  季家屋场是季姓陡军的聚居地,地处兴安县城西北部灵渠边。
  
  69岁的老人季华是季家在灵渠的第25代
已有12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陡超】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