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苏魂纪念馆
| 姓名:许苏魂 生辰:1896年10月 忌日:1931年10月23日 籍贯:广东海阳 国家:中国
|
许苏魂,又名许进,原名许统绪,1896年10月出生于广东海阳(现潮安县)庵埠凤岐陇村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在家乡澄源学校读书,16岁时辍学在庵埠香和商店当店员,开始对民国初年的新文化新思想产生浓厚兴趣。20岁时赴新加坡谋生,一边在商店任职,一边在报刊当通讯员并开展华侨运动,在报刊上先后发表多篇激进民主革命思想的文章。他联络进步知识青年,创办华侨工人夜校,亲自主讲《列强侵华之鸟瞰及华侨应有的认识》、《华侨与祖国》等课程,鼓动华侨关心、支持国内革命运动。在此期间,他结识在侨界鼓吹革命的彭泽民(广东四会人,1926年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海外部部长,建国后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包惠僧(广州人,中共创始人之一)等人士。
1921年许甦魂在吉隆坡参加中国国民党。年末受聘担任《益群日报》编辑兼记者。1923年10月他以该报特派记者身份到上海、北京、汉口、广州等地采访,认识了林伯渠、吴玉章、高语罕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
1924年初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他积极投身两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3月他受命再赴东南亚,担任国民党缅甸总支部负责人兼国民党海外总支部机关报仰光《觉民日报》总编辑,一面宣传革命,一面领导整顿改组国民党海外总支部及其所属组织。
1926年1月,许甦魂以华侨代表的身份被推选为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大”。在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是当选为该职务的7名中共党员之一。并被任命为海外部秘书,担任《海外周刊》主编。不久,许甦魂被共产党中央任命为中共海外总支部书记。
1927年初,蒋介石加快其打击共产党、排挤革命人士的步伐,发动震惊全国的“4.12”反革命政变。4月22日,许甦魂加入40位国民党中执委、候补中执委的行列,发表文告,声讨蒋介石屠杀革命者的罪行。7月15日,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叛变革命,许甦魂与宋庆龄、邓演达、毛泽东等18人联名在《南昌日报》发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宣言,宣布与蒋、汪一伙彻底决裂。随后,许甦魂秘密从汉口赶赴江西,参加我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与高语罕一起担任起义后成立的革命委员会秘书,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辗转香港。1929年底受党中央的委派赴广西参加由张云逸、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
1926年,担任国民党候补中央执委,成为潮汕籍进入国民党中枢的第一人。同年担任中共海外总支部书记,统一领导当时欧洲、俄国、东南亚、日本等地的中共组织,并于1927、1929年以共产党人的身份参加南昌起义、百色起义,担任党的重要职务。他的这些革命斗争经历,使他与20年代就投身于革命洪流并担任要职的李春涛、徐名鸿、杜国庠、杨石魂、方方、陈卓凡等一起,成为国共两党潮汕籍中的元老级人物。
1929年12月11日,张云逸、邓小平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爆发,参加起义的有广西警备第4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民军。起义胜利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兼前敌委员会书记,许甦魂被任命为军政治部宣传科长。
红七军成立后,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前委领导下,根据该军是由旧军队和农民军队相结合这一特点,决定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在连队成立党支部,在营以上成立党委,并加强全军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许甦魂与政治部的同志一起,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符合红七军特点的政治教育方法:一是广泛进行阶级教育。引导指战员认识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激发广大指战员的阶级觉悟;二是组织全军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学习政治常识和党的方针政策,使指战员明确红七军的性质、任务和作战的目的;三是在部队中进行军纪教育活动,教育红军战士“不拉夫不发洋财”,“不借端滋扰良民”,“不奸淫掳掠”,“不强买强卖”。这些与毛泽东建军思想相符合的政治思想教育,使红
扫描二维码关注【许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