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章杰纪念馆
何章杰纪念馆
姓名:何章杰
生辰:1896年11月4日
忌日:1930年
籍贯:湖南长沙
国家:中国
  何章杰(1896—1930),原名何萼初,别号牧苏。1896年1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丁字湾勒马山(今属望城县)一个贫苦家庭。早年读过私塾,曾在西佛祠高小、武昌湖南旅鄂中学念过书,后在汉口外国语学校专修过英语。
  
  在学校毕业后,先后在长沙县丁字湾、六字岭和北山、霞凝等地任教数年,他讲课深入浅出,为人平易近人,所到之处,深受学生爱戴。五四运动爆发后,反帝爱国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何章杰深受影响,他决定放弃安定的教书生活,投笔从戎,加入到民主革命的浪潮中。1923年他考进了谭延在广州办的湘军讲武堂。1924年5月,何章杰由中共湘区委员会推荐进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在黄埔军校这座革命的熔炉内,他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和洗礼,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本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11月,何章杰在黄埔军校步兵科毕业,被任命为排长。1925年广东军阀陈炯明趁孙中山病重北上,悍然发兵进犯广州。为平定军阀陈炯明的叛乱,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何章杰随黄埔军校学生军参加作战。他作战英勇,特别是在攻克号称天险的惠州城的战斗中英勇顽强,不幸身负重伤。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当时他尚未痊愈,仍主动请缨上战场,任第六军特务连连长。第六军在军长程潜的率领下,与第二、第三军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向盘踞在江西的孙传芳部队进攻。部队所向披靡,一路进展神速,先后占修水,克武宁,19日攻占南昌。由于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跟进,孙传芳部趁机反扑,包围了南昌。在兵临城下、弹尽粮绝的危机关头,何章杰主动要求作前锋突围出城。他带领特务连猛打猛冲,撕开了孙传芳部防线,使部队顺利突出重围。随后他又率特务连配合第六军的主力部队攻占了德安、马回岭、九仙岭等地,给军阀孙传芳部队以沉重打击,为北伐军进占江西立下了赫赫战功。
  
  孙传芳部在北伐军几路大军的夹攻之下,溃不成军,势力大减,残部仓惶逃往南京。北伐军乘胜追击,一举占领南京。在北伐军攻克南京后,何章杰被任命为国民革命总司令部补充第五团三营副营长。不久,又调南京公安局任秘书。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何章杰改名何时达,秘密地离开南京回到长沙。他找到郭亮,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长沙“马日事变”后,何章杰又被迫潜回老家丁字湾,和谭牛山等人在家乡开展地下活动。
  
  为了回击许克祥的叛军,何章杰曾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和谭牛山等带领工农武装参加围攻长沙。
  
  7月中旬,何章杰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去平江组织工农武装。尽管他化装成教书先生,还是引起了敌人密探的怀疑,他在途径浏阳永安镇时,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浏阳县团防局。敌人恐吓讹诈,威逼利诱,何章杰不为所动,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教书匠,拒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敌人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剥光何章杰的衣服,用竹鞭抽,杠子压,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妄图逼迫他交待真实身份。但他坚定不移,拒不承认。一个黑森森的夜晚,敌人将遍体鳞伤的何章杰押上囚车,拉到荒郊野外的刑场,令他与其他7个“犯人”站成一排,但刽子手举枪射击之后,其他7人都应声倒下,唯独何章杰安然无恙。原来,敌人想利用“陪斩”来威吓他招供。最后因为敌人无证据,加上党组织积极营救,何章杰被释放。
  
  为了重建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1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指示在岳阳成立湘鄂赣边特委。何章杰刚好刑伤痊愈,知此消息,立即要求去岳阳,参加湘鄂赣边特委工作。他根据特委的安排,机智地打入了驻岳阳桂系军阀胡宗铎部,秘密策动士兵参加工农革命军。因消息走漏而失败,他被迫转移到湖北新堤。3月27日,特委机关遭到破坏,特委书记郭亮被捕,何章杰奉命去汉口筲箕巷麻石厂从事地
已有2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何章杰】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