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织云纪念馆
| 姓名:邱织云 生辰:1909.11.28 忌日:1935 籍贯:福建上杭 国家:中国
|
邱织云(1909.11.28—1935)福建上杭在城里(今临江镇上中街)人。曾用名邱织云、邱天锦、邱职云,中共党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红四军十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1934年任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其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任闽西南第三军分区政委、第三作战分区政委。1935年作战中牺牲。
清宣统元年十月十六日邱织云生于书香门第。父邱嘉谟曾任上杭县知事、上杭县立中学校长,母江茂兴是勤俭的家庭妇女。
邱织云7岁进崇正小学,14岁进上杭县立中学。民国8年(1919年),在北京“五四”爱国学生运动鼓舞下,与全校师生一道参加罢课、游行示威和抵制日货斗争。此后,常从进步教师罗大准处借阅《新青年》、《创造月刊》、《汀雷》等进步书刊,受革命思想熏陶,思想日益进步。
民国15年冬,中国共产党上杭支部成立后,他积极参与县学联筹备工作,在师生中积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16年5月7日,上杭驻军蓝玉田部参谋长刘秉坤发动“清党”事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积极分子。事变后,丘织云随共产党员转移到大乾头进行秘密革命活动。9月,应聘在树人小学任教,利用学校作掩护,通过党的外围组织“文艺研究社”出版《红痕》,宣传革命真理。暑假,离家到上海、苏州随其兄邱天锡在任教地学习。
民国18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再度入闽,攻占龙岩、永定、上杭白砂等地。广大农民纷纷起来举行武装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听到这一喜讯,邱织云即辞兄回杭,与罗大准等人一起参加红四军,任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科干事,随军转战闽西、赣南。19年6月,红四军在汀州与红三军、红十二军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参加闽、粤、赣、湘等地的战斗和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邱织云作战勇敢,政治宣传工作出色,被吸收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升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
民国23年4月中旬,中央军委在瑞金召开军事会议,研究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邱织云与伍洪祥、邱金声等参加会议。会后,邱织云被任命为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政委兼军政委员会主席。4月16日,与邱金声、伍洪祥等人经汀州来到太拔,向杭永岩军分区(亦称太拔军分区)司令员郭清义、政治部主任魏金水传达中央军委会议精神和命令。4月下旬,由太拔独立营扩编的红八团在邱织云和邱金声率领下,从太拔出发,到达永定古木督。5月3日,从古木督出发,到达金丰大山后,即与永定县委马发贤、王国权取得联系。红八团一面在金丰大山附近做群众工作,打土豪、筹军款;一面派出先遣队到龙岩侦察敌情。6月初,红八团主力从金丰大山开往白土,与先遣队汇合。
到白土后,从龙岩县委、东肖区委了解到白土、南洋坝、石粉岭及漳平永福的民团到处欺压百姓(被称为“四霸”)的情况后,便召开团党委会议,研究作战方案。会后,首先用诱敌伏击的战术,袭击白土民团,击毙团丁30余人,击毙民团头子,炸毁敌碉堡。随后,红八团化装成国民革命军八十师卫队,一举收缴石粉岭民团60多支枪,当场击毙团总和团附。不久,又消灭了南洋坝民团。这一系列行动,震惊了国民党龙岩地方当局,便立即调兵遣将“围剿”红八团。获此情况后,他即指挥部队转移到漳平,化装成八十三师巡逻队,一举消灭永福民团。当国民党军队赶来时,邱织云又率领红八团秘密转移至永定,在运动中消灭苦竹民团。红八团采用声东击西、灵活机动的战术,处处主动,不断壮大。
红军主力长征后,蒋介石的中央军、地方民团疯狂进攻闽西游击队。八团干部战士中,思想比较混乱。邱织云建议团党委于民国24年元旦后,把全团集中在漳平革命基点村——龙车进行整训,着重讨论“革命会不会胜利,红军会不会被消灭”的问题。通过整训,全团干部战士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方向,增强了斗志,
扫描二维码关注【邱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