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梨园口的军政委——陈海松
喋血梨园口的军政委——陈海松
姓名:陈海松
生辰:1914年2月
忌日:1937年3月12日
籍贯:湖北大悟
国家:中国
  陈海松,1914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幼年丧母,靠婶母抚养长大。1930年参加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转为中共党员。陈海松先后任勤务员、通讯员、营宣传队队长、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三十六团特务连指导员、机枪连指导员、三营政委、三十六团政委等职。1932年,陈海松随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根据地。1933年,在四川杀牛坪战斗中,陈海松奉命率两个连扼守,抗击川军田颂尧部2个师5个团的轮番攻击,连续激战三昼夜,毙伤敌1500余人,创造了红四方面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6月,陈海松任红四方面军红九军教导队政委,后升任二十五师政委。1934年,在宣达战役中,陈海松的右腿被敌炮弹炸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粉碎川军刘湘部“六路围攻”后不久,陈海松任红九军政委。红九军的编制除有一个主力师外,并不是主力军编制,但它的战斗力量却始终与主力军齐名,在转战川北、陕南、川康边境的数十次战斗中,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总部交给的战斗任务,长期担任政委的陈海松起了重大作用。
  
  红九军西渡黄河后,陈海松被任命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陈海松和军长孙玉清一起,率领红九军踏上西征的险途。在向古浪推进途中,陈海松率后卫部队,利用横梁山的有利地形,狠狠打击尾追之敌,经过反复激战,拿下古浪城。1937年3月,西路军三道柳沟突围失利后,红九军担任后卫,于3月12日到达梨园口。此时,疯狂的敌人尾随而至,并从三面拥堵上来。此时的红九军已不足1000人,跟随政委陈海松的一个警卫排也只有十几个人,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为了多保存一些革命力量,陈海松命令身边的保卫局局长陈宜贵赶快组织机关的同志撤退,他带领剩余的将士奋力拼杀,掩护机关人员撤退。就在陈海松爬上山顶观察敌情时,被敌人的机枪射中,连中8弹,倒在血泊之中,年仅24岁。5月,在延安的宝塔山下,中共中央为在西征中牺牲的陈海松等高级指挥员举行了追悼会。
  
  …
已有1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陈海松】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