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伯英纪念馆
侯伯英纪念馆
姓名:侯伯英
生辰:1907年1月
忌日:1935年1月20日
籍贯:四川盐亭
国家:中国
  侯伯英,原名侯登仁,化名侯玉州、朱建文。1922年春,考入柏梓乡高等小学堂。1925年,就读于三台潼属联立中学。1927年抱着挽救国家,振兴中华的愿望,考上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政治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任该军宣传处宣传员。
  
  1928年成都“二一六”惨案发生后,共产党员余桢、杨鹤鸣参加了二十九军,余任连长。经过余桢的培养帮助,党组织审查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台党小组建立时,任党小组长。开展了工运、农运、学运等活动。1929年4月,因公务回盐亭,党组织派他参与盐亭党的筹建工作。5月1日,中共盐亭特支成立,范洪先任书记,虞国正任组织,他任宣传。不久,奉调回四川省委从事军运工作。1930年6月,被派往合川、广汉了解驻军情况。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向川陕挺进。为了配合红军战斗,被派往二十八军混成旅(驻崇宁县)开展工作。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对配合红军西进起了一定作用。1933年10月,他根据临时省委的决定,负责省委军委的工作。为了粉碎敌人对苏区红军的围剿,他千方百计了解前线的兵变动向,着手恢复邛大游击队(邛大游击队,先为抗捐军,成立于1932年)的工作。1934年4月,省委派他指挥抗捐的活动。担任了邛大蒲中心县委书记,兼游击区军事委员。他扮着茶叶商人,奔走于邛崃、大邑、蒲江等地城乡,组织和领导群众开展斗争。在他的组织指挥下,邛大游击队日益壮大,打了几次胜利的游击战,在邛大蒲三县交界处建立了农协会、妇女会、少先队、儿童团,带领群众搞土地革命,抗粮抗捐、烧毁佃契、当契和债契。游击区得到迅速发展,由邛州至雅安一带,幅员纵长七十余里,横广六、七十里,居民5000多户。敌人担心“星星之火,深恐为燎原之势,再演成通南巴之惨剧”。游击区的迅速发展,引起反动派的极大恐慌。四川军阀调集周围十五个县的驻军和团防队,于1934年秋冬,又一次对游击区进行围剿。面对敌人的暴行和地主恶霸的反扑,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终日奔走于游击区内,一面组织游击队员和群众进行反围剿,一面加强宣传,扩大游击队的政治影响,坚持战斗,使敌人无可奈何。1934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他们夫妇被捕。敌人先施以劝降不成,又施以酷刑,终未能使他屈服。遂于1935年1月20日,秘密杀害于邛崃西河坝。…
已有21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侯伯英】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