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濂:他为孙中山举行授印仪式
吴景濂:他为孙中山举行授印仪式
姓名:吴景濂
生辰:1873年
忌日:1944年1月24日
籍贯:辽宁宁远
地区:天津
国家:中国
职业:奉天咨议局议长
  吴景濂(1873年-1944年),字莲伯,号述唐,别号晦庐,晚年自署抱冰老人。辽宁宁远(今兴城)人,其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三藩反正事败后,吴氏一族被迁回原籍,投于下五旗,充作站丁(驿丞之类贱职)。1873年3月8日,吴景濂出生于现在的辽宁省兴城市(也就是清朝时期的宁远城)。吴家世代农本商经兼顾,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富户。陋室寒山客编辑部分。在民国政坛上,吴景濂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四次出任国会议长,就其政治地位而言,20世纪初东北籍名人中,也只有张作霖父子可与之相比。吴景濂一生几度大起大落,至今学界对其褒贬不一。
  
  吴景濂自幼聪慧好学,21岁(光绪二十一年、甲午科)中举人、获博士第、三年后的1897年考取副贡,成为天子门生。因为学识出众,在其家乡兴城颇有一些地位。甲午后,吴景濂开始探讨时务,他支持维新派图强救国的主张,在家乡开馆布学,研授新学,培养了不少的学生。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沙俄趁机占领东北,勾结土匪扰乱地方治安。吴景濂为维持地方治安,在当地的官府和士绅支持下,开始操办团练。
  
  1902年,吴景濂29岁的时候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师范馆,进一步接受先进思想。
  
  后留学日本,归国后在1907年3月,奉天提学使张鹤龄认为其肯于办事,又博学多才,遂聘请他担任奉天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总揽校务。吴景濂曾亲赴日本考察教育和新政,从而学习他国先进之处,革弊图新、锐意进取,使师范学堂成为东北地区最知名的学府。该校很多的毕业生,后来成为民国时期东北乃至全国在教育界的英才。
  
  吴景濂在两级师范学堂任职期间,积极支持爱国学,他经常教育学生要爱国图强、不畏强权。1908年,日本强行修建安奉铁路,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吴景濂在教育界集会上挺身而出、痛言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并发动学生展开抵制日货等活动。由于他的威望,和他曾担任奉天教育总会总会长,1909年春,清政府为缓和阶级矛盾,在政体上实行所谓的“预备仿行立宪”,各省成立咨议局,吴景濂顺利当选为奉天咨议局议长,从此走上政治道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捷报频传,吴景濂借机联合奉天各界组织急进会,力谋响应,被选为会长。不久,他与革命党蓝天蔚密议奉天独立,事被泄露后遭追杀。11月,吴景濂经大连赴上海,再到南京,与孙中山会晤。同月29日,作为东北的惟一代表,参加了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选举。同时,受蔡锷支持,组建统一共和党。
  
  1912年,吴景濂到北京组织临时参议会,与袁世凯的进步党竞选。为取得竞选的胜利,统一共和党与同盟会合并成国民党。4月29日,竞选成功,吴景濂被选为临时参议会议长。在他的主持下,通过了160多项法案,为民国立法奠定了基础。吴景濂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国民党成立时他被选为理事(共9名)。
  
  1913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强迫解散国会。1916年,袁世凯垮台后国会正式复会,吴景濂当选众议院议长。翌年,清室余孽张勋带兵攻入北京,扶植废帝溥仪复辟,国会重被解散。1917年8月,吴景濂南下,就任非常国会众议院议长,组织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并亲致大元帅颂辞。
  
  1922年,吴景濂回北京出任众议院议长,帮助曹锟贿选总统,被称为“猪仔国会”。曹锟当选总统后,否认让吴担任国务总理的承诺,吴景濂气愤之余悄然离开北京到天津寓居。以后几次活动复出,均未成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多次请吴景濂回东北主持政务,他拒不复出。1936年,吴景濂与中共地下党会面,表明了自己的爱国立场。
  
  1944年1月24日,吴景濂在天津病逝。1955年迁葬于北京西郊八大处福国公墓。…
false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吴景濂】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