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电影“宗师”——蔡楚生纪念馆
一代电影“宗师”——蔡楚生纪念馆
姓名:蔡楚生
生辰:1906年1月12日
忌日:1968年7月15日
籍贯:广东潮阳
国家:中国
职业:电影导演
  蔡楚生(1906-1968),生于上海。他从左翼电影兴起前就开始创作。1927年开始进入电影公司。1929年,他在同乡前辈郑正秋的帮助下进入明星公司,先后给郑正秋当过六部影片的助理导演和副导演,从郑正秋身上学到很多影戏电影的创作经验,为以后的独立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1年蔡楚生转入联华公司,1932年执导了自己最早的两部影片《南国之春》和《粉红色的梦》,开始独立执导影片。
  1949年7月,他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文代会。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了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副局长等职务。他还曾是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
  蔡楚生的影片以情节曲折、结构完整、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而见长。同时在具体的叙事和时空结构处理上他又比初期影戏更注重剪裁,使节奏的起伏张弛有致。蔡楚生在注意以各种手段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方面作出了较好的成绩。
  他在早期中国电影发展中起到很大的推进和促进作用,在继承影戏传统的基本方向上作出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都会的早晨》、《渔光曲》、《联华交响曲》、《一江春水向东流》。
  蔡楚生的代表作是《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这两部影片都分别创造了三、四十年代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
  …
已有2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蔡楚生】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