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纪念馆
| 姓名:钱江 生辰:1915年8月11日 民族:汉 忌日:1996年8月7日 籍贯:江西省吉安 地区:北京 国家:中国
|
钱江,1915年8月11日出生,江西省吉安县富田乡横坑村人。原名钱昌鑫。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钱江生于农民家庭。幼时就读于大庙前小学。在4岁和11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和弟弟成了孤儿。1927年受革命浪潮的影响,参加了一系列革命活动。1929年,钱江任儿童团团长。1930年红军攻下吉安后,钱江参加了红军,开始在红12军给杨立三当公务员。杨立三调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后,钱江随其到方面军总司令部公务班。后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任卫生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1月,钱江从卫生所调到总司令部宣传队,任宣传员。一个月后,红一方面军创办了无线电训练队(同年12月扩建为无线电学校),钱江进入第一期学习。1932年4月,钱江结业后,被分配到红3军无线电第2分队,任电台报务员。1932年8月起,钱江任中央政府电台报务员、中央政府侦察台侦察员、无线电总队侦察员、湘赣军区电台侦察员、报务主任。1932年12月,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3年5月,后方军委2局成立,钱江调入2局工作,任报务员、股长。9月,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10日,钱江同军委2局的同志一道,从梅坑出发,开始了长征。长征中,既要克服自身的困难,又要克服工作上的困难,而且要反侦察,向中央军委提供可靠的情报,为领导决策指挥服务。长征后,毛泽东对2局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937年1月,钱江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钱江在抗大的学习宣告结束。被编入军委(八路军)2局,任研究员。1938年2月,钱江进入军委2局训练队学习。1939年9月,钱江率一个工作队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开展情报工作,任工作队队长。1940年,钱江奔赴抗日前线,任第18集团军总部情报处股长。1943年10月,钱江任情报处第2科科长。较好地配合了冀南、太行、太岳、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的反顽、反伪斗争。1944年12月,钱江被调入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南下支队,从事侦察工作。与新四军第5师会师后,钱江被留在第5师,任中原军区司令部3处政委兼训练大队政委。1945年,钱江回到延安,调入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工作。
1946年春,钱江前往东北地区,负责组建情报系统的工作,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情报处副处长。1947年8月,成立东北军区2局,钱江先后任处长、副局长、局长。1948年11月,钱江随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入关,参加了辽沈、平津、广东、海南岛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钱江任中南军区2局政委。1950年10月,钱江调回北京,任军委技术部办公室主任、部长助理。1954年,钱江任总参谋部3部局长。1957年,钱江任总参谋部3部副部长兼局长。率团参加了苏联在波兰召开的无线电联合委员年会。1960年,钱江率团参加了东欧七团在东德召开的无线电联合委员年会。1963年,钱江兼任张家口技术工程学院院长。1969年,钱江任总参谋部3部第三政委。1976年,钱江退居二线,任总参谋部3部顾问组组长。1984年,钱江离职休养。钱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准军级、军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6年8月7日,钱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