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源纪念馆
李镇源纪念馆
姓名:李镇源
生辰:1915年12月4日
忌日:2001年11月2日
籍贯:台湾台南
职业:药理学家
  李镇源,(Chen-YuanLee,1915年12月4日-2001年11月2日),台湾台南人。是国际知名的药理学家,以和蛇毒相关的研究知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际毒素学会最高荣誉“雷迪”(Redi)奖得主,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国际毒素学会会长。1990年代以后,开始走出研究室,踏进台湾社会,不遗余力地参加各项民主运动和台湾独立运动,曾经领导成立“100行动联盟”、“台湾医界联盟”,并担任主张台湾独立建国之建国党的第一任党主席。
  李镇源于1915年在打狗桥子头(今高雄县桥头乡)出生,父亲李海和母亲庄絮都是台南人。由于父亲在其十岁的时候就因疟疾而过世,而且,其八位兄弟姊妹当中,也有三人还没满十岁便因传染病而去世,因此,“行医救人、减少人世间痛苦”就成为年幼之李镇源的志向。
  李镇源生长在台南,学校的课业表现非常杰出。台南州立第二中学(今台南一中)四年级的时,就被保送进入台北高等学校理科乙类。高等学校毕业后,李镇源又于1936年顺利考进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成为台北帝大第一届的医学生。
  一进入医学部,李镇源就迷上了基础医学研究,并在第一年的暑假就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胎儿骨骼成长过程的研究》,在台湾医学杂志上刊出。1940年从医学院毕业以后,李镇源放弃了热门的临床医学,决定继续留在学校里,担任杜聪明的助手以从事基础医学的研究。当时整个医学部只有杜聪明一个人是台湾籍的教授,李镇源认为:“为了替台湾争气、为了台湾人的尊严,本来有几位日本教授要我去他们的研究室做助手,但我还是选择跟杜先生。因为我认为杜先生是我们自己人,我们应该帮忙他。”
  李镇源追随杜聪明从事药理学研究的启蒙时期,曾以“苦参子治疗下痢”的药理研究,而发现到苦参子中的糖甘类可以杀死阿米巴原虫,因而揭开了几千年来中药苦参子治疗痢疾的谜。1945年,李镇源发表了《锁链蛇蛇毒的毒物学研究》这篇论文,是世界医学界第一篇解开锁链蛇蛇毒致死原因的论文,由于这项优异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了台北帝大医学博士的学位,也开启了他往后将近半世纪与蛇毒研究为伍的岁月。
  1952年,李镇源获得美援会的赞助,前往美国宾州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医学院深造,这是他第一次出国留学。李镇源本来想学习血液循环的研究方法,但是因为期限太短,只有一年,他的指导老师史密特(CarlF.Schmidt)建议他改研究肺循环(pulmonarycirculation)的相关机制。结束宾大的研究后,李镇源转往位在底特律的韦恩州立大学(WayneStateUniversity),到医学院生理学科的西格斯(WalterH.Segeers)教授实验室访问两个月,也发表了一篇小论文。
  李镇源回到台湾以后,由于他的启蒙恩师杜聪明辞职离开台大,李因此开始真正全权担负起台大药理学研究室的领导工作。越战期间,由于美军在越南沼泽森林中经常会碰到毒蛇,美国陆军研究发展部便特别委托李镇源,专门针对沟牙科蛇毒进行研究。1963年,李镇源和化学背景的张传炯合作,首度分离出雨伞节蛇毒中致死的两种神经毒素,而揭开了过去医界无法理解的蛇毒神经毒素的作用机制,使神经生物学获得重大突破。他们的发现可谓由过去的“未知其然”,跃进到“知其所以然”,因此,该研究成果引起了全世界药理学界的震撼。
  李镇源历年来发表的论文达百余篇,不仅领导台湾药理学研究,也是国际知名的蛇毒研究权威。1970年,他获选为中央研究院生物组的院士。1972年起,他开始担任台大医学院的院长一职。1976年,他荣获“国际毒素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雷迪(Redi)”奖。1979年,李镇源应德国Springer出版社编辑委员会的邀请,主编一本多达一千多页的《实验药理学-蛇毒》专书(见Lee1979),奠定其在蛇毒研究的国际地位。11985年,他更被选为“国际毒素学会”会长,成为台湾学者出掌国际学术界领导地位的少数案例之一。
  事实上,台湾的蛇毒研究是享誉国际的基础科学研究,而将台湾“蛇毒研究”推到世界舞台的,正是李镇源
已有3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李镇源】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