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纪念馆
| 姓名:水七 民族:汉 忌日:2023年1月11日 籍贯:上海 地区:上海 国家:中国 职业:上海图书馆研究员
|
上海图书馆研究员、近代文献、海派文献研究专家张伟,2023年1月11日凌晨因病不治辞世,年仅67岁。
2022年12月29日,由张伟筹备策展极久的“传承与影响——纪念土山湾画馆诞生170年艺术文献展”刚刚在新落成的徐家汇书院对外展出,展览丰富的文献资料多出自他的个人收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徐家汇藏书楼工作,张伟研究土山湾文化近四十年。
张伟是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近四十年,长期耕耘于图像文献和城市文化史等领域,相继主持“上海年华”“民国电影”“国际名流与近代上海”等多个学术项目。他对上海小校场年画、名人讣告、土山湾与月份牌的研究,都开风气之先,此外,还编撰了有关近代电影、话剧、日记书信、历史原照的多种专著,参与策划各类有关上海都市文化的专辑纪录片与大型电视节目。近几年,他致力于挖掘近代海派文献,主编“海派名物典藏”“海派文献丛录”“近代报刊文献辑录”“海派”等丛书。知名学者、近现代文学、文献研究者陈子善今天早上在朋友圈发出了张伟的照片,说:“张伟兄今天凌晨因感染新冠不治而逝世……这是2022年12月22日,他发给我的最后一张照片,摄于上海土山湾画馆建立170周年展览布展时。他为筹备这个展览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据陈子善对澎湃新闻介绍,张伟为土山湾建立170周年展览付出了极多心血,过于劳累,感染新冠后最初是肺炎,后又发现脑梗,转到华山医院,虽经极力抢救,最终依然不治而逝,“太悲痛了”。
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今天说:“张伟兄走了,在华山医院走的,子善兄刚刚发布哀辞,难以接受。1986年结识张伟时,他在徐家汇藏书楼,我在历史所,同‘与阁老为邻’四十年。2003年筹建的徐家汇历史文化研究会,尤得张伟兄鼎力相助,二十年中合作无数!这一波疫情冲击,我们都挺住了,他却意外倒下了……伟兄安息peacewithyou。”
艺术评论家石建邦说:“我和张伟老师认识的时间不长,但彼此一见如故。他研究的海派也是我关注的话题。去年底他策划土山湾文献展期间,他热情邀请我参加座谈会。记得那天会议结束,我提议合个影,然后一起走出徐家汇书院,中途告别时,他还叫我有空去看他,他编的《海派》第二期还没有给我呢。我说有空就来。没有想到这是我们的最后一面,实在太痛悔了。”
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说,张伟老师对海派文献研究用力极深,十多年前即邀请他为《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撰写文章,直到澎湃新闻时期,他也一直是作者。2023年元旦前几个月,张伟先生一直在筹备张罗“传承与影响——纪念土山湾画馆诞生170年艺术文献展”与研讨会,事事亲力亲为,记得研讨会本来定在12月22日,张伟老师多次叮嘱一定要来参加,没想到12月18日自己突然感染新冠,虽然症状一般,也只好向他请假,他后来告诉我,很多参会者“阳”了,推迟到12月29日,“基本也就转阴了”。12月29日转阴一周,那天到新开放的徐家汇书院,也是上海封城后与他第一次见面,气色还好,他说自己一直没阳,“记得嘱他一定要防护好,保重好,然后一起观展,一起畅谈海派艺术与土山湾的关系,然而,真的万万没想到这居然是与他的最后一面。作为学者,6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听闻消息几乎不可接受,非常之难受!”
“传承与影响——纪念土山湾画馆诞生170年艺术文献展”现场2021年,张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由于上海近代以来一直是新闻、出版的中心,上图在近代文献收藏方面可谓得天独厚,藏品数量特别丰富,据统计,已经远远超过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以及辽宁图书馆。这是有着深厚积累的,早在民国时期,就有许多收藏家、藏书家、企业家向顾廷龙主持的合众图书馆捐赠文献,合众图书馆的藏书后来成为上图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图历次大展中的精品,大多源自合众图书馆。”1980年,张伟进入上海图书馆工作,最初于徐家汇藏书楼办公。
扫描二维码关注【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