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纪念馆
郑永刚纪念馆
姓名:郑永刚
生辰:1958年
民族:汉
忌日:2023年2月10日
籍贯:浙江
地区:上海
国家:中国
  郑永刚(1958年-2023年2月10日),祖籍浙江宁波,生前系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杉杉品牌创始人,兼任上海市宁波商会会长、上海新沪商联谊会会长,大商学院名誉院长。
  1989年,郑永刚创立杉杉品牌,并率先在中国服装界提出并实施品牌战略,1996年带领企业成功上市并组建杉杉集团,1998年推进“多品牌,国际化”战略,以创新理念和变革精神推动了中国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1999年,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郑永刚带领杉杉成为国内最大、全球前三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并在技术先进性和规模化方面迅速与三星、索尼等并驾齐驱。同时,在金融服务、城市综合体、贸易物流、园区开发等领域也取得多项突破,成功带领杉杉企业自2002年来连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
  2023年2月10日,郑永刚病逝,享年65岁。
  
  人物生平
  曾任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上海市宁波商会会长,上海新沪商联谊会会长,甬商总会联席会长。
  2023年2月10日,郑永刚病逝,享年65岁。
  
  企业发展
  科技之路
  
  郑永刚抓住国家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战略机遇,十年磨一剑,带领杉杉在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及电解液领域成为国内最大,并在技术先进性和规模化方面迅速与三星、索尼等并驾齐驱,是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上覆盖最广、技术最领先、规模最大的企业。
  1999年5月,杉杉与鞍山热能研究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杉杉以资金、鞍山热能研究院以“中间相碳微球”项目技术,共同投资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浦东新区支持的第一家以技术评估入股的公司。同时,“中间相碳微球”项目正式列入国家863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至此,杉杉战略转型迈出了伟大的第一步,接下来在锂电池产业横向与纵向上不断的发展壮大。
  2001年1月,“中间相碳微球”项目正式投产,终结了日本企业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垄断,对中国锂电池这一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3年11月,杉杉股份并购了中南大学新能源材料领军人物创建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经重组后共同成立了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2005年,杉杉科技收购年产500吨电解液的东莞市锦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随后,杉杉布局锂矿资源,从而参股了海外两家锂矿勘探与开采企业;并抢先在动力电池领域布局,2010年与航天科技集团合资成立宁波航天杉杉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杉杉取得锂电行业领先地位,与奔驰、索尼齐名的全球技术最优、规模最大的锂电综合材料生产企业;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成为国内最大并技术先进性和规模化跻身世界前三的生产企业,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行业,在技术与规模上同时能与国际巨头竞争;拥有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国内电解液领域综合规模与实力排名第二。
  经过近12年持续的转型升级,不断的深耕锂电池产业,取得了初步的战略转型成功。在锂电产业,杉杉科技分别在上海、宁波、湖南、东莞等地设有6家生产企业和1家研究院。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世界前三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
  高瞻远瞩的战略进入锂电池产业给杉杉股份带来丰厚的回报。2002年,锂电产业贡献收入近5000万,占上市公司比重5.67%,而2012年近17亿元,占比近45%;利润从2002年的500万上涨至2012年的近9700万元。2013年将实现暴发式增长,形成以动力电池材料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成为全球第二大锂电材料供应商。
  资本之道
  如果说高科技是杉杉在服装主业之外构筑的第二板块的话,那么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去拓展业务领域的资本运作就是第三板块。“这也会是我们较大的一个板块,以后会占到整个集团的25%~30%.”郑永刚说,“我们到了上海,

扫描二维码关注【郑永刚】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