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安德馨
抗战英烈安德馨
姓名:安德馨
  安德馨,号润吾,回族,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直隶保定府(今保定市)人。
  中学毕业后,投身东北军。在两次直奉战争中屡著战功,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被送东北陆军讲武堂造就(第六期步兵科)。肄业后即授少校衔营长职,服役于张学良统辖的东北军独立第九旅何柱国部。
  
  1930年9月,张学良率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助蒋讨伐阎、冯,九旅由热河之朝阳,北票和辽宁义县(今均属辽宁),移防河北滦东,安营所在的第626团驻榆关(今山海关)。
  
  1932年,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觊觎热河,为保侧冀拟先占滦东。于是增兵辽西,以致榆关震动,时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的张学良,执行蒋介石“排除万难、避免冲突”,依赖“国联”解决的方针,导致榆关防务“不战、不和、不守”的不正常状态。独有安营长能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平时训练士兵,注重灌输国家意识,民族大义和爱国思想,注重整饬军纪,蓄养战斗力,以备御敌。
  
  1932年12月,驻锦州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制造了炮击榆关事件,寻衅肇事未成。安营长预感日军攻榆的危险,暗自树下对敌作战以死为荣的信念,并经常告诫部属,日方作战恃利器,我方作战要靠死而不灭的精神。
  
  1933年1月1日深夜,驻榆日本守备队在其门前及日本宪兵队门前,制造手榴弹爆炸,随后诬称中方所为,向九旅提出撤走南门防备等四项无理要求。在旅部的议策会议上,安营长力主抵抗,他说:“日本人把我们欺负到家了,看来他们非要占领山海关不可。我们不能一让再让,连中国人的一点血性都没有。我们要和他们决一死战,与山海关共存亡!”
  
  1月2日10时,日守备队儿玉中尉布置70多士兵,在南关太平寺澡塘楼顶架设机关枪和平射炮;本人率数名士兵,在南门附近爬梯登城。儿玉当先,士兵随后。儿玉足穿马靴,履梯甚滑,速度缓慢,士兵遂鼓掌狂叫,促其速登,安营长制怒隐忍,只令守军抛砖示警。儿玉目中无人,继续逞狂。将至墙顶,儿玉突然扔出手榴弹炸我守军。安营长义愤填膺,冒着承担后果责任的危险,命令守军予以还击。儿玉当场毙命,登城日兵作鸟兽散。倾刻,对面楼顶日军枪炮齐发,向城墙上的守军开火。双方接战时余,互有伤亡。安营长打响榆关抗战第一枪。
  
  至午,日军第八师团一部从关外开来,在威远城设置炮兵阵地,以十余门野战炮向城内轰击。四炮台的驻榆日军大炮也发炮配合。五架日机向城墙上投弹十余枚,工事初受损坏,至晚炮停,全天城内落弹二百余发,很多居民商号房舍被毁。
  当晚,何柱国从北平赶回西付店司令部,开会传达时已改任北平军分会代行委员长职的张学良的旨意:“滦东驻军以掩护华北军集中之(为)目的,对滦东地区务努力保持,以迟滞敌人之西侵,受敌攻击时,对滦东地区最少须保有两星期之时日,”显然榆关被定为弃守的军事目标。安营长回营却做了死守榆关的传达,他在作战动员讲话中慷慨陈词:“我安某一日在山海关,日人一日决不能过去;日人欲过去,只有在我的身体上过去!”
  
  1月3日10时,日军第八旅团以一旅兵力,开始地面进攻,以八架飞机和日艘停泊在渤海的军舰的火力配合。轰炸过后,陆军在坦克掩护下向西门及东南城角猛烈攻击。安营长沉着指挥,奋力督战,士兵斗志旺盛,迎头痛击,安营长组织三连打退进攻南门的敌人,又组织大刀队埋伏在东南城角被轰塌城墙豁口旁,把冲进来300多名日军砍杀30人,余者一直追击到二道岔子。
  
  12时,日军发起第二次进攻。飞机增至十架,大炮也更猛烈,致使城上工事和设在南门的营指挥部的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南门楼被炸塌。战斗中,守卫南门的三连,人员伤亡过半。敌人用烟幕弹掩护工兵炸毁南门城门,冲入城内。三连长关景泉率军堵击,不幸牺牲,安营长指挥三连余部,在南街展开巷战。机枪手负了重伤,他就亲手执机,猛烈有效地杀伤敌人。幸得团副孙良玉带领预备部队一连,从西门赶来援救,才合力夺
已有8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安德馨】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