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蒋经国夫人蒋方良
纪念蒋经国夫人蒋方良
姓名:蒋方良
别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
生辰:1916-5-15
忌日:2004-12-15 12:10
籍贯:前苏联
地区:西伯利亚山区
国家:中国
  
  
  
  
  
  蒋经国夫人一生坎坷晚年丧夫丧子孤独凄凉
  
  
  
  
  
  http://www.sina.com.cn2004年12月16日05:43重庆晨报
  
  
  
  
  晚年的蒋方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蒋方良与丈夫蒋经国亲吻的照片。(资料图片)
  从前苏联到大陆到台湾的离乡背井,从丧夫到一连失去三个儿子的死别,蒋方良的遭遇只能用坎坷不平形容。
  异国情侣结白首之盟
  蒋方良是俄罗斯人,她和蒋经国是在前苏联认识的。
  1925年底,蒋经国由蒋介石批准到莫斯科去留学,后到了乌拉尔重钢铁厂工作。1934年,18岁的芬娜刚从工人技术学校毕业,来到乌拉尔重钢铁厂当女工。由于处处受到蒋经国副厂长的悉心照顾,芬娜内心感激不已。人在异乡的蒋经国卧病时,她悉心奉侍汤药。1935年3月,这对异国情侣结下白首之盟。后来芬娜改名“蒋方良”,从而改变了她的一生。
  宁波话比丈夫还地道
  蒋介石的家庭有个俄国媳妇,不难想象,蒋方良在那个复杂的家庭里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从前苏联到中国大陆,蒋方良没让蒋家失望,她彻底将自己变成一个中国人,一口宁波话讲得比蒋经国还地道。
  丈夫一句话戒掉麻将
  蒋经国不喜女人干政,不希望蒋方良和官太太们搅和搞小圈圈,所以她的生活范围愈缩愈窄,来往的只剩那群从大陆到台湾、能讲一口宁波话的老友。当丈夫当上“行政院长”时,她并未因贵为“院长”夫人,而生活有所改变,反倒得割舍掉她的兴趣:有一天蒋经国告诉她,不希望人家讲“院长夫人也打麻将”,就这一句话,蒋方良自此没上过牌桌。
  思乡情藏在心底深处
  从大陆到台湾,对蒋方良而言,像是又失去一个故乡,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但蒋方良清楚,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她自我安慰,孩子丈夫在哪儿,哪儿就是故乡。她万万想不到两岸的隔绝并不亚于冷战时期的中国大陆和前苏联,在台湾40多年的日子里,她既回不了故国,也踩不到大陆故土,对原乡的强烈思念,只能藏在心底最深处。
  家居照片常有亲吻镜头
  不过,这个以夫为天,以儿女为中心的母亲当时虽然无法拥有自己的生活,至少还有先生和孩子。蒋经国在世时,蒋家对家庭成员的生日十分重视,包括蒋经国、蒋方良和四个儿女的生日,以及蒋经国夫妇的结婚纪念日,全家一定回家团聚在一起,举办一场简单的家庭聚会,切蛋糕、开香槟。有时蒋经国兴致高,除了当场亲吻蒋方良外,也会在儿女的起哄、簇拥下,与爱妻共舞,十分热闹。因此,他们的家居照片常有亲吻镜头。
  晚年丧夫丧子孤独凄凉
  后来,儿女长大各自成家,官邸内只剩两老彼此扶持。蒋方良的日子寂寞、孤独,但总还有个老伴可依靠。而这惟一的依靠,也随着蒋经国和三个儿子相继去世,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谁也没想到,蒋方良儿女成群,老来竟会饱尝孤寂和凄凉。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短短8年内,蒋方良的三个儿子一个接着一个病逝,这是她生命中的椎心之痛。
  大儿子蒋孝文在蒋经国走后第二年,因鼻咽癌过世,这是蒋方良首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戚。本被外放新加坡的二儿子蒋孝武挂念年迈母亲孤苦无依,在父逝后积极请调回台,未料在新职发表前夕,突然病逝荣总。这个打击,让蒋方良崩溃,她再怎么坚强,也无法抑制情绪,在众人面前掩面而泣。
  1996年底,她仅存的小儿子蒋孝勇也因食道癌在荣总过世。蒋孝勇生前曾说过,蒋方良最怕走的一段路,就是从大直官邸到荣总医院。她的三个儿子都是在荣总去世,每一通来自
已有21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蒋方良】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