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权中纪念馆
许权中纪念馆
姓名:许权中
生辰:1894年10月8日
民族:汉
忌日:1943年
籍贯:陕西临潼
国家:中国
  许权中,名广斌,亦作广彬,字权中。1894年10月8日生,陕西省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人。1910年考入本县高等小学,半工半读。1914年春,他在本县万仙屯小学任教,1915年考入三原陕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18年参加了陕西靖国军,先后任中队长、总部绘图科长、连长等职,期间曾被保送到广东韶关讲武堂学习一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许权中先后在国民二军任营长、团长、旅长,指挥作战屡次获胜。1926年秋,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率国民军联军参加国民革命。许权中任援陕第三路司令,率部由绥远经陕北南下关中,击败了围攻三原县城的刘镇华部。11月28日,国民军联军配合陕军解除了西安之围,把刘镇华赶出陕西。1927年春,许权中先后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政治保卫部领导成员兼卫队师旅长、代理师长、中山军事学校学员总队长等职务。他和史可轩、李林、邓希贤(邓小平)等把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办成了“西北的黄埔军校”,招收学员500多人,培养了一批党的军事干部,成为渭华起义的骨干力量。1927年7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反共,遵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许权中任旅长。他和部队党组织的负责人一起,历尽艰辛,将部队留在关中地区坚持斗争,保存了这支革命的武装力量。1928年1月,许权中率领的部队驻守洛南,进行整训,办起了小型兵工厂,自制武器,协助地方党组织恢复和发展农民协会,训练农民武装,建立赤卫队,开展反霸斗争。5月中旬,许权中率部到华县高塘镇,参加渭华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刘志丹任军委主席,许权中任总顾问兼骑兵分队队长。他指挥起义军民在渭南县崇凝镇一带打土豪,建立区、村苏维埃政权。后由于敌军多次围攻,寡不敌众,革命军被打散。渭华起义失败后,许权中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起义失败情况。1928年,党中央派他去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军大学学习。1930年夏,许权中在苏联学习结束,奉调回国,到中共北方局军委工作。他到天津工作不久,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酷刑,但他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1932年夏,经党组织和友人营救出狱。1933年5月,许权中受党组织的派遣,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军委常委、十八师师长、副军长,党内任中共河北省委前线委员会委员兼参谋长等职。他和宣侠父、武止戈、张存实一起,协助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将军拟定作战计划,分兵三路,由张北出发,与日伪军作战,连战皆捷,把日伪军驱逐出察哈尔省境。后国民党蒋介石和日军勾结,共同围攻抗日同盟军,同盟军被打散。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许权中在中共河北省军委工作,和吉鸿昌一起联络国民党原军长任应岐,秘密组织抗日武装。1936年冬,西安事变前,正在家疗养的许权中,应杨虎城将军的邀请赶到西安,任警备旅副旅长。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受命指挥十七路军特务营,包围西京招待所和花园饭店,扣留了在西安的国民党军政大员陈诚等十余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许权中被杨虎城将军任命为十七路军独立旅旅长。在职期间,多次给红十五军团赠送弹药,并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处决恶霸等。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中国,许权中请缨杀敌,是西北军中最早出征抗日的将领之一。8月10日,他率九十六军五二九旅在华北参加抗日,初战告捷。10月中旬,日军进犯晋北忻口,情况十分紧迫。许权中奉命率部增援,日夜兼程,到达忻口后,当即赶赴第一线,组织官兵加固工事,和进犯的日军激战14昼夜,使敌人无法前进。此次战役。许旅和友军一起歼敌千余人,使日军坂恒师团大为震惊。1937年秋末,许权中被调任九十六军一七七师参谋长。次年5月,他率领一部兵力转战到晋南永济县张营,激战四昼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此后,又在吴王渡与日军血战两日,连续击退日军九次进攻。接着,又指挥所部协同友军收复晋南10余县。许权中立功未受奖,反而被国民党当局任命为毫无实权的该师少将参议。1939年至1943年秋,许权中奉共产党的指示,以养病为名,利用一七七师参议兼陕西省保安司令部参议的身份,进行地下革命斗争。他通过各种关系,介绍和护送大批进步青年去陕
已有25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许权中】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