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纪念馆
赵世炎纪念馆
姓名:赵世炎
别名:国富
生辰:1901年4月13日
民族:汉
忌日:1927年7月19日
籍贯:四川酉阳
地区:重庆
职业:革命家
信仰:共产主义
  欢迎访问重庆赵世炎烈士故居:zsy.jinian.org.cn
  
  2001年4月13日是我们党建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中国革命的先驱赵世炎同志的百岁年诞辰。
  赵世炎同志在黑暗的旧中国,为争取中国的光明前途,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英勇战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赵世炎同志是一位历史巨人。他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永远怀念他。
  赵世炎的童年
  赵世炎于1901年4月13日生于四川省酉阳县龙潭镇。他的祖父是鞋匠,父亲当过学徒和书童。后来成了商人兼地主,母亲出自一个贫苦之家,一生勤劳而坚韧。
  赵世炎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
  赵世炎四岁就入了私塾,念"百家姓"、"千字文",后来又念"论语"、"孟子"、"通鉴细目"。那时候,许多孩子不愿意念书,害怕天天背书,甚至逃学,有的甚至被父母捆起来送去念书。可是,赵世炎总是高高兴兴去上学,从来没有背诵不了的书。老师还让他给比他年龄大四、五岁的同学补课。
  1912年,赵世炎进了"龙潭高等小学"。那时,正是维新时期,清朝封建统治刚刚被推倒,学校里仍是以四书五经为主。加上几门数学、史地、博物等新课,还上体操课。这些都满足不了赵世炎的求知欲。他小小年纪就翻阅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常常漫步在学海书林之中,读书成了他极大的乐趣。他阅读了《史记》、《资治通鉴》等,看了许多诗词古文,又迷上了古典小说,那时候,《水浒传》被列为禁书,看《水浒传》是不轨行为。可是,赵世炎被水浒梁山英雄的故事迷住了,看得都忘了吃饭,最后书被老师没收了。赵世炎不喜欢读那些文人谈情缠绵的诗文,他特别喜欢背诵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汉青",这些千古绝唱。有一次,同学们都在凉晒自己的书,忽然看见赵世炎在愤恨地撕碎一本书。什么书呢?同学们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本《二臣传》,写的是明朝叛将洪承畴投敌的传记。可见,赵世炎从小喜爱民族英雄,痛恨叛国贼。
  赵世炎在龙潭高小读书期间,正是辛亥革命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燃起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民族革命烈火。当时,四川人民组织保路同志会,掀起了反对清朝政府出卖四川铁路修筑权给洋人的风暴。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赵世炎在反对封建专治的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潮流中受到了洗礼。龙潭高等小学的地理教师王勤山对他就有很大的影响。王勤山是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会员。他在给学生讲述香港,九龙被帝国主义宰割,祖国山河破碎时失声痛哭,赵世炎和同学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课堂上,大家呜咽抽泣,切齿怒目,在心中腾起反帝怒火。
  赵世炎的二哥当时进了军校,加入了同盟会,常常寄一些革命党人的小册子。有的歌颂民族英雄,有的控诉外国侵略,主张打倒封建统治,二哥还专门嘱咐赵世炎好好阅读,在黑暗的夜里,赵世炎常常守在一盏小油灯下,如醉如痴地读着这些禁书,常常激愤得拍案而起,有时陷入沉思,在屋里来回踱步。有两件事给赵世炎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有一天深夜,忽然有人敲门。赵世炎侧耳倾听,原来是二哥有信到家。赵世炎披衣而起,急切地询问兄姐,幽默地问:"喜乎?忧乎?"四哥说"喜",赵世炎合十而说道:"善哉!善哉!"又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神秘人物。当时,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想当皇帝。赵世炎二哥在贵州的一个朋友反袁失败,化名席正平潜来赵家避难。当时,赵世炎和二姐赵世兰,还有四哥,机智地掩护了这位革命党人。席正平乔装打扮,突然到来,又悄悄匆匆离去,革命党人的神秘形象给赵世炎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赵世炎于1914年在龙潭高小毕业,留校做了一年体育教员,后来,赵世炎的三哥在一所名牌工科大学毕业,任职于北洋军阀政府交通部。他来信表示愿意资助四弟、五弟(赵世炎)去北京读书,于是,1915年8月,14岁的赵世炎和四哥一起来到北京,考进了著名的"国专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已有95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赵世炎】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