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豫剧大师阎立品纪念馆
德艺双馨-豫剧大师阎立品纪念馆
姓名:阎立品
别名:阎桂荣
生辰:1921年2月7日
民族:汉族
忌日:1996年8月11日
籍贯:河南省封丘县
国家:中国
职业:豫剧表演艺术家
  阎立品,一九二一年二月七日出生于河南省封丘县蔡寨村(现名仝蔡寨村),原名阎桂荣。
  她祖辈务农,父亲阎彩云是豫剧祥符调著名男旦艺人,母亲李青枝,生她姐弟三人。迫于生活贫困,1932年她十岁时,拜杨金玉为师学戏。次年初,阎桂荣登台演出了她第一个戏《打金枝》。由于她扮相美,奶腔优美动听,多次获得观众掌声,因为她个头小,赢得个“小闺女”的昵称!挂牌阎桂荣。
  1936年4月,她随父亲到太康民醒社搭班,接受了家传技艺,父亲的拿手剧目,文武绝活亲手传授给她,对她的艺术成长影响很大。特别是父亲教她的艺术训言:“戏贵一角独,技贵一招绝。”这成为她艺术创新的追求境界。
  抗日战争太康县沦陷,她剃光头,女扮男装,流落偏僻农村,宁肯忍饥挨饿,艰苦度日,也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1938年底一家人逃离沦陷区,渡黄河到扶沟县搭四街班。1939年秋,她离开扶沟时,管主士绅送她一块匾额,上面书写“品清艺精”。到许昌搭“一道辙”戏班。在许昌、漯河演出。阎桂荣改名阎立品,为抵制社会劣风,她宣布:“阎立品吃素”,“不唱堂会,不为豪门、官邸清唱,搭班不拜客。”许昌各界送给阎立品匾额:“品艺兼精”和对联“立身不使白玉玷品高当与青云齐”赞誉她。
  在许昌,阎立品接触一些爱国人士,给她写剧本“守湖州”、“江油恨”,排演“克敌荣归”、“柳绿云”等。从此,阎立品砥砺自己:立人品,立艺品。
  1943年初夏,到安徽界首演出。阎立品在排演新剧目《冷雪雁》时,请京剧郝效莲(男旦)教师教身段、化妆。郝老师又给阎立品排演京剧荀派剧目《红娘》、《元宵谜》。她请音乐教师高启俊先生教发声,学音律。她的代表作《秦雪梅》成稿于界首。界首商界送她匾额:“品清玉立”。因为她拒绝当地警备司令的求婚,知情人士送她:“艳阳桃李之姿风霜冰雪之操”条幅。
  抗日战争胜利,她在开封、郑州、许昌演出。许昌群众团体送她“品端艺精”匾额。后应邀在蚌埠演出,观众送她:“立身飘逸云中鹤品曲悠扬叶底莺”对联。1950年在开封先后参加河南省政治协商代表会和开封第二届人民代表会。阎立品第一次接触政治活动,这是她人生观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她艺术观的一次飞跃,她开始了在新社会迅速成长的里程。
  1950年,她的第二稿《秦雪梅》在武汉上演,又第一次演现代戏《刘胡兰》。1951年,她成立了立品剧社。排演了几个新剧目《胭脂》、《小韩国》、《红发记》,移植了川剧《柳荫记》,移植新排了现代戏《刘巧儿》和《柳树井》,改编了《对绣鞋》,易名《姐妹告状》。
  1953年冬,她应邀参加商丘人民豫剧团,到上海演出。得到梅兰芳的许秘书和梅先生在上海的朋友赏识和举荐,阎立品去天津拜望梅兰芳先生。梅先生提出收阎立品为徒,1954年1月,在津举行了拜师仪式。梅先生给阎立品定了艺术方向,要她向闺门旦发展。
  1954年初,阎立品参加了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在上海地区慰问人民解放军。在上海灌录了唱片《游龟山》,这是她《藏舟》的第一稿,第一次录音资料。然后,在杭州、南京演出。
  遵循老师教诲,阎立品在山东济宁改编了《西厢记》。之后,她在洛阳豫剧团,崔嵬为她导演了《藏舟》。她又移植了越剧《盘夫索夫》和《碧玉簪》。新排了《桃花扇》。
  1955年,为庆祝梅兰芳先生舞台生活50周年,阎立品去北京参加纪念活动,梅先生赠她一顶翡翠凤冠。
  1958年,在洛阳她被打成“右派”,调到信阳劳动改造,1959年国庆前摘掉右派帽子,1962年平反。她以“大水冲了龙王庙”淡化了自己受的委屈。之后,她被调到省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开始,被抄家,母亲被红卫兵遣回开封,不久母亲去世,她孤单一人,被赶进牛棚,去农场劳动改造。她生平多坎坷,但却很坚强。热爱艺术事业,在坎坷的路途中,仍挚着地探讨戏曲艺术。
已有609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阎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