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影片描摹台湾众生相——名导杨德昌
八部影片描摹台湾众生相——名导杨德昌
姓名:杨德昌
生辰:1947年
忌日:2007年6月30日
籍贯:广东梅县
地区:台湾
职业:导演
  杨德昌,1947年生,广东梅县人。1949年随父母迁台,小学时常随父亲看电影,迷过国语片,但后来失望;酷爱漫画,深受其中对人性光辉的信念及悲剧结局中对人性肯定的影响,中学时自编自画的漫画故事在班上传阅。1965年,入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系;1970年赴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电脑硕士毕业后到南加大学习电影课程,并从德国新电影得到很大启示――尤其沃纳-赫尔措格给予其重大影响。因为他证明精彩的电影可以一个人做而不必倚赖巨大投资。在美国做过七年电脑工程师。1981年回台开始从事电影工作,成为台湾新电影作者中,对城市中产阶级及都市新兴文化的道德省思者与智性思辨家。他将西方电影理论与中国传统电影美学相结合,创造有鲜明台湾乡土特色的民族电影。散点结构与开放式结尾,突破东方人大团圆结局的传统审美心理,却又不追求新潮电影式的技巧奇特,展现纪实、隽永、朴素的艺术风格。为80年代台湾新电影赢得了世界的荣誉。
  
  【作品年表】:
  
  1981年春天参与《一九零五年的冬天》拍摄,任编剧及演员;秋天拍摄电视单元剧《十一个女人》中的《浮萍》
  
  1982年《指望》(《光阴的故事》第二段)35mm∕彩色∕中影公司
  
  1983年《海滩的一天》35mm∕彩色∕中影,邵氏∕167分钟。摄影:杜可风、张惠恭。
  
  1985年金马奖最佳作品、最佳编剧提名
  
  美国休斯敦国际影展评审团推荐金牌奖
  
  第二十八届亚太电影展最佳摄影奖
  
  1985年《青梅竹马》35mm∕彩色∕万年青影业∕105分钟。
  
  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家协会奖
  
  1986年《恐怖分子》35mm∕彩色∕中影公司∕109分钟
  
  第二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和第四十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国际影评人奖和英国电影协会最具创意和想象力奖
  
  第32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1991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35mm∕彩色∕中影公司及杨德昌电影公司∕240分钟。
  
  第十三届南特三大洲最佳导演奖
  
  第二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最佳编剧奖
  
  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第三十八届《电影旬报》电影奖最佳外国导演奖
  
  第四届《中时晚报》电影奖商业映演类评审团大奖
  
  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92’新加坡国际早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94年《独立时代》35mm∕彩色∕杨德昌电影公司∕127分钟。
  
  第三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导演、最佳作品提名,被评为1994台湾十大华语片之一。
  
  1996年《麻将》35mm∕彩色∕原子∕121分钟。
  
  1996年柏林电影节特别推广奖及
  
  1996年新加坡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0年《一一》35mm∕彩色∕台湾、日本。
  
  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次佳外语片,次佳影片,次佳导演。
  …
已有4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杨德昌】





互联网的时间是永恒,互联网的空间是无限;亲人的不尽思念,友人的深切记忆,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转移而损耗……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