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之碑,后人评说--则天女皇
无字之碑,后人评说--则天女皇
姓名:武则天
别名:明空
生辰:唐武德七年(623年)
民族:汉
忌日:唐神龙元年(705年)腊月三十
籍贯: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
地区:唐代并州文水
国家:大唐
职业:中国唯一女皇
信仰:佛教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名(明空)(同照,则天是她的尊号),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他的父亲在隋末参加了李渊的部队,后随李渊入长安,官至工部尚书。
  武则天十四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公元649年太宗死按照制度让她出家为尼。不到一年,高宗李治又看上了她,召入宫中,封为昭仪。永徽元年(655年),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经过一场斗争,高宗十月废王皇后为庶人,十一月立武昭仪为皇后。
  
  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不满足于安富尊荣,有强烈政治欲望。所以,当皇后不久,便参预朝政。而且因为高宗经常有病,百官奏事,多令她处理。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对朝政提了十二条建议:“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这些建议,包括了减轻剥削、提拔低级官官僚地位以及改变行政作风和提倡孝道等,“帝皆下诏略施行之。”不管效果如何,但可看出武则天具有政治家的头脑。
  
  公元683年,高宗死;中宗李显继位。次年,武后废去中宗,立幼子李旦为傀儡,自己当政。到690年(天授元年),索性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曾引起一些大臣和宗室的不满。有的规劝她以吕后败亡为戒;有的则直接举兵起事。但很快都被武则天镇压下去了。在镇压反对派的同时,她又大胆提拔庶族地主做官,以扩大自己统治的基础。她曾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和百姓可自行荐举;后又派人巡抚诸道推举人材,被荐举的人一律任用,称为“试官”。但对不称职的,也毫不客气地罢斥降免。同时,她又开创了“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士。后来还增设武举,选拔军事人材。通过这些又打又拉的措施,改变了统治集团的成分,以宗室贵戚、元老重臣为核心的旧士族集团,被新起的庶族地主官员和武氏集团所代替。这一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作为一个皇帝,武则天善于选拔和驾驭人材,这是一个长处。如出身中级官僚家庭的狄仁杰,素以热潮不阿见称,武则天就很欣赏他,把他提拔为宰相。狄仁杰提出不同政见,武则天多半“屈意从之”。玄宗开元年间的大臣,如张说、姚崇、宋都是武则天当政时选拔出来年。其中姚崇在契丹进犯河北时,军机繁杂,他能妥善处理,“剖析若流,皆有条贯”,武则天就把他从五品官升为宰相。骆宾王本来是她的政敌,曾替徐敬业写过反武则天的《讨武氏檄》,把她骂得淋漓尽致。武则天却很赞赏他的文采,说不用此人是宰相的过失,对埋没这样的人才很惋惜。另外,武则天对帮她镇压反对派的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因为滥杀无辜,积怨甚多,便先后把他们杀掉或流放。她这样从各方面选拔有能力的人主持政务,使得行政机构不太腐败。
  
  在纳谏方面,武则天还保持了唐太宗的一些政治风度。在她政权巩固以后,有人劝她罢告密,宽刑罚,她都采纳了。她还接受了监察御史魏靖的上疏,派人复查来俊臣所兴的大狱,给不少人平了反。有人叫苏安恒的人先后两次上疏批评武则天贪位不让,要她退位。她召见了他,请他吃饭,安慰他几句把他送走,并没有怪罪。甚至对揭露她私生活的人,她也能容忍。
  
  武则天在位期间,比较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地方行政凡是耕地增加,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吏便受奖赏;反之,户口减少了,便要受罚。所以,从唐太宗到武则天的七十多年中,劳动人民能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下从事生产,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口也不断的增长。
  
已有22次祭奠 祭奠浏览>>

扫描二维码关注【武则天】